-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八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1978年到1984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阶段。第三个阶段大致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第一个阶段,改革的最初思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78年7月到9月,国家召开了一个国务院务虚会,在务虚会上,大家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提出了批评。孙冶方,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重提“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呼吁要重视市场的作用。国务院务虚会结束之后,胡乔木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有计划按比例的规划,一个是价值规律。中央领导当时的观点是: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当中,谈经济方面问题时说到,要靠供求法则来解决问题,要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显然他已认识到市场的作用;陈云同志在1979年写了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在这个提纲当中就说,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有两种经济,一种是计划经济部分,一种是市场调节部分。第一部分,计划部分是主要的,第二部分是必须的,也就是市场调节部分是必须的。李先念同志对陈云同志的观点也表示认可和支持。
大家都对计划经济体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究竟如何改革经济体制呢?1980年初,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体制改革办公室,简称体改办。体改办在1980年9月形成了一份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如何改的意见,题目叫《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在这个《初步意见》里面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时提商品经济的比较活跃。陈云同志在1982年1月25日召集了部分领导人谈话,说,一年四季在于春,今天要讲的就是怎样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如果说工业要以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也要实行计划经济为主。陈云同志的谈话,第二天被《人民日报》发表了。经济学家组织了一个座谈会,学习陈云同志的讲话。在座谈会上,有的学者就提出,陈云同志的观点非常正确。对于一些提倡商品经济的人提出了一些批评。邓小平同志在这个时候也指出改革刚开始,还要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全国一盘棋。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共十二大也没有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依然坚持的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这么一种观点。
按照这个思路发展下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很难说能取得重大突破。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1982年、1983年还受到批评,1984年就进入了中央文件。
下面就是第二个阶段,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阶段大致是从1984年到1988年。
1984年10月20日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了。在这个全会上通过了一个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这个文件里对于经济体制下一步如何改革提出了重要的思想观点,其中有两个受批评的观点进入了文件。一个是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计划。还有一个观点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要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这些观点在80年代初期还受到批评,但是在到了1984年的时候能够进入中央文件,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改革实践的呼唤。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开始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农村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这个制度后,农民的生活大大改善,富裕起来的农民就想搞点别的经营,比如广东有养鱼的,养的鱼多了,一个家庭或者几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就需要雇工,雇上十几个人。上世纪80年代初,雇工的现象多了,有的人认为雇工就是剥削,雇的人多了就是资本家。这是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是市场需求带来的。有的经济学家在马克思的相关著作里面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论据,说雇工不能超过八个人,超过八个人就出问题了。马克思也没有原话这样说,只是大致这样一个意思,所以当时就有“七上八下”的说法。雇七个人可以,但雇八个人就不行。对这个问题怎样来处理,怎样来对待,都需要在理论上给予解释。
另外,改革的实践还有一个,就是当时大批上山下乡的知青开始返城,全国有1700多万知青要回到城市来就业,加上新生的几百万劳动力,当时我国就业形势也非常严峻。这些人不可能都由政府统一安排,所以国家就采取了广开门路、自谋职业的办法。在天安门广场边上的前门,大街边上,有些人召集几个知青卖起了大碗茶,当时很便宜,2分钱一碗,收入还不错,这几个知青干得特别好。现在大碗茶公司还存在,在前门大街上。就在这种情况下,自谋职业、自谋生路,多种经营就开始出现了,个体户就开始出现了。对于这些在市场的大潮中产生出来的新兴现象的解释,也需要中央政府给予回答,这是一个改革实践的呼唤。
文章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 网址: http://www.dsbczz.cn/qikandaodu/2021/0429/1133.html
上一篇:深入学习党史国史增强四个自信
下一篇:必须修好党史国史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