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口号背后的中国】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党史博采与UC联合报道 文/刘火雄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
党史博采与UC联合报道
文/刘火雄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9月21日晚7时许,当毛泽东浓重的湖南口音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响起时,600多名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以下简称“政协会议”)的各党派、团体代表接连报以热烈鼓掌。“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时隔70年后,重新观摩毛泽东当年发表演讲时的视频,其挥斥方遒的手势,掷地有声的论断,无不给人荡气回肠之感。
一、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
刘少奇、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等人士,也分别在政协会议上讲话。特邀代表宋庆龄用上海方言致辞时,会场一度短暂停电,大家都悄然无声地等待着。恢复通电后,她继续从容地演讲,“同志们,让我们现在就着手工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与富强的新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联合起来,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代表们报以热烈掌声。
《人民日报》9月22日头版头条发表了《毛主席开幕词》。当天的社论《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写道:“从此,全世界的人都将看到中国人民以空前英勇的姿态站起来,成为有高度文明的新社会新国家的光荣的主人。”
北平各机关团体、工厂的彩车自发涌入街头,许多民众、高校师生纷纷举着标语和毛泽东、朱德的画像游行庆祝。人们一边扭着秧歌一边高呼口号,“庆祝人民政协成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到中南海门前。众人在掌声中欢呼“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北京大学的一些同学聚在一起阅读《人民日报》,当朗诵到“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时,大家一致举手呼喊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经久不息。
叶圣陶出席了政协会议开幕式,他认为从讲话内容来看,“自以毛氏之言为充实”。随后,叶圣陶应新华广播电台的邀请,拟写了约800字的广播稿,谈参会感想。其日记有以下记述:“余从毛氏所谓‘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发挥,谓以后必将涌起爱国主义之高潮,因为一切都属于人民自己所有。此意殆未经人说过。”
二、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
从此站立起来的中国人,还有许多国是有待共同商定,比如国都、纪年、国旗、国歌、国徽、国号等议题。
“国旗”议题经过多轮讨论后,政协会议代表们逐渐聚焦于红底上缀以一黄星、一黄带的构图方案。但张治中认为如果在国旗中间加上一条黄带,容易被误解为把国家、革命分裂为二,建议另行斟酌。由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调研科副科长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最终脱颖而出。当时,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工作人员将备选方案都作了匿名处理,只标注编号提交给代表们讨论。“五星红旗”方案即为《国旗图案参考资料》第32号征稿。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开国大典。
9月25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召集周恩来、郭沫若、马叙伦等近20人,就“国旗”等议题座谈。据参与记录的彭光涵回忆,在讨论中,毛泽东表示过去我们脑子老想在国旗上标出中国特征,因此画一横杠代表黄河;其实许多国家国旗也不一定有什么该国特征,苏联之斧头镰刀,也不一定代表苏联特征,英、美等国的国旗也没有什么该国的特征;代表国家特征可在国徽上表现出来。“他拿着放大了的五星红旗图案说,大家都说这个图案好,我看这个图案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实际,表现了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我看这个图案是较好的国旗图案。毛主席说后大家一致热烈鼓掌表示赞同”。对于是否修改《义勇军进行曲》歌词后再作为国歌的问题,毛泽东也一锤定音:我们要争取中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好。
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名称,虽然在毛泽东于1948年1月起草的《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已经出现过,但当时人们使用的多为“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商议“国号”时,黄炎培等人士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国”。清华大学教授、法学家张奚若则建议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他认为“人民”与“民主”词源学上同源,且前者已包含“民主”之义。
文章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 网址: http://www.dsbczz.cn/zonghexinwen/2020/0728/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