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 · 《党史博采(理论版)》[05/29]
「党史」“读书会”中孕育出临颍革命先期党组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临颍:“读书会”中孕育出革命先期党组织 1920年,爱国进步知识分子田清波创办临颍县蚕校(后改为甲种蚕校),并聘请徐玉诺、叶善枝两位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传播民主思想及马
临颍:“读书会”中孕育出革命先期党组织
1920年,爱国进步知识分子田清波创办临颍县蚕校(后改为甲种蚕校),并聘请徐玉诺、叶善枝两位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传播民主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
临颍甲种蚕校如今名为临颍县北街学校。见习记者 李博昊 摄
1925年,该校又聘请两位进步教师周仿溪和王皎我。他俩在学生中倡导革命文学,并成立颇具声势的文学团体“飞霞文学社”,吸收蚕校进步学生骨干,通过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形式,宣传新思想,反映劳动人民的沉重苦难,揭露和打击黑暗的社会制度。
当时,《河南民报》还为他们开辟了《飞霞》文艺副刊专栏,专门发表他们的文章。“飞霞文学社”是当时河南参与新文化运动并做出成绩的革命文学团体之一,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一朵浪花,曾受到茅盾的好评。另外,进步学生张向明还参加了复旦大学的进步团体——社进文艺部,并在其刊物《白露》上发表充满革命激情的文学作品。
1925年夏,共产党员谷迁乔被蚕校聘请教数学课。谷迁乔,字滋生、子升,曾化名李庆云,1902年生于临颍县固厢乡七里头村。1925年在河南省立第一师范上学时积极参加爱国运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临颍县委书记、中共漯河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中共开封市委书记、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长。1931年1月在开封遭到国民党逮捕,1932年8月在开封英勇就义。
谷迁乔
谷迁乔课上讲数学,课下则向学生讲马克思主义,讲俄国十月革命的故事,讲中国革命的道路,讲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前景。他特别注重同学生中先进分子进行个别交谈,签名赠书,建立情谊,引导学生走共产党指引的道路。暑假过后,谷迁乔离开临颍到省立许昌十四中学任教,虽然他在临颍蚕校时间较短,没有来得及在学生中发展党员,但促使了进步学生更加期望找到共产党。
1926年春,共产党员韩文治受豫东党组织派遣,从杞县来到临颍开展革命活动,选定蚕校为开展工作的重点。韩文治,又名韩光甫,临颍县人,1907年生,1926年在杞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临颍支部书记、县委委员。后在豫西偃师中学、杞县大同中学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韩光甫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解放战争后期到开封做城市工作,后因病去世。
韩文治斗争经验丰富,在杞县曾经历过反革命血腥屠杀共产党人事件。因此,他在临颍从事地下活动一直很秘密,行动很机警。直到1926年秋末冬初才到蚕校阅览室看书,与图书管理员张向明接触,并透露出一些进步思想。
据《漯河革命史》记载,有一次,进步学生张本固、程守道到邮局取杂志,忽然看到一卷写着“韩文治收”的邮件,他们将这份邮件带回学校拆开,看到里面是中共中央主办的刊物《向导》,顿时又惊又喜。他们认定韩文治是共产党员,便按照邮件上写的地址找到韩文治,表达了急切入党的愿望和要求。韩文治并未暴露自己的政治身份,但甚为喜悦,便向他们介绍《向导》的内容,谈论马克思、列宁的学说及革命事迹,称赞同学们追求光明的精神,表示愿意帮助寻找共产党。从此,韩文治与蚕校进步学生建立联系,频繁到蚕校给学生送去《向导》《中国青年》等刊物。很快,在几名突出的进步学生中成立了旨在培养革命先进分子的“读书会”。
“读书会”所读书目主要是《向导》和《中国青年》上发表的重要文章。每次学习之前,韩文治总是先介绍国际国内的革命形势,然后共同读一些文章。有时他们还赶到乡下的会员家里开展读书活动。韩文治办的“读书会”实际上是为发展新党员举办的培训班,以此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并进行较为系统的政治教育,为进步学生入党创造条件。韩文治向会员详细讲解党的基础知识,诸如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党,党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员要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的秘密,誓死为党的纲领而奋斗等。同时,韩文治还向学生讲解北伐政纲,分派学员到乡镇宣传北伐的意义,动员群众支持和迎接北伐。这样,学生们不仅对共产主义知识有了认识和提高,而且对国内外的革命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对国内各种政治团体、军事力量有了较明白的认识,分清了敌我,看到了革命的前途,对未来的斗争有了比较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也坚定了为革命而斗争的信念。此时,韩文治才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学生。
文章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 网址: http://www.dsbczz.cn/zonghexinwen/2021/0225/606.html